最近幾個好朋友接連患甲流,發(fā)燒、渾身酸疼……通過科學的預防措施,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是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病毒風險的,大家不要害怕。今天咱們一起來看看怎么做吧~
一、認識流感
1. 流感是什么?
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每年冬春季節(jié)高發(fā),傳播迅速、易導致流行。
2. 流感的傳播途徑
主要通過飛沫傳播,如患者咳嗽、打噴嚏或說話時噴出的飛沫,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。也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,如接觸流感患者的體液、污染物,或觸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觸摸自己的口、鼻、眼睛而被感染。在人群密集且環(huán)境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,還可能通過氣溶膠形式傳播。
3. 流感的癥狀
突然出現(xiàn)臨床癥狀,包括高熱、頭痛、肌肉疼痛、乏力疲勞、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適,還可能伴有咽喉痛、干咳、鼻塞、流涕等,兒童還可出現(xiàn)惡心、嘔吐和腹瀉等消化系統(tǒng)癥狀。
4. 流感的易感人群
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,但嬰幼兒、孕婦、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等高危人群,感染后更易出現(xiàn)嚴重臨床癥狀及并發(fā)癥。
二、踐行健康生活方式,助力流感預防
疫苗接種、保持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、做好衛(wèi)生防護、科學就醫(yī)等都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,也是預防流感的重要措施。
1. 主動接種流感疫苗
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為經(jīng)濟、有效的手段。對于6月齡及以上且無接種禁忌的人群,尤其是老年人、兒童、孕婦、慢性病患者、醫(yī)務人員等重點人群,應每年按時接種流感疫苗。
2. 做好日常健康防護
保持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:勤洗手,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,或借助含酒精的手消毒劑,阻斷病毒經(jīng)手傳入口腔、鼻腔或眼睛。
做好健康防護:外出進入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時,注意佩戴口罩??人曰虼驀娞鐣r,務必用紙巾或肘部護口鼻,注意咳嗽禮儀,隨后及時洗手,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。流感患者與照顧者近距離接觸時,雙方都應佩戴口罩,家庭成員在患者康復前,盡量保持距離并佩戴口罩。
開窗通風,保證室內空氣質量:每日依據(jù)天氣狀況通風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。
精細消毒,保證家庭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:針對地面、玩具、桌子等家居表面,用專用消毒液擦拭消毒,消滅殘留病毒;對毛巾、衣物等織物以及水杯、餐具等用具分類消毒,確保日常用品的清潔無菌。消毒過程注意個人防護,消毒后做好清潔。
3. 科學就醫(yī)
患者重癥早識別:流感患者若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、持續(xù)高燒不退、劇烈咳嗽、神志不清、嚴重嘔吐與腹瀉等情況,應及時就醫(yī)。去醫(yī)院就診時,患者及陪護人員要戴口罩,避免交叉感染。
健康人群做好監(jiān)測:家庭健康成員日常需保持警惕,若出現(xiàn)流感樣癥狀,應居家休息,多喝水,接觸家庭成員時戴口罩,進行健康觀察,避免帶病上班、上學;外出或接觸他人時也應當佩戴口罩。病情加重時,需盡快前往醫(yī)院就診,遵醫(yī)囑科學安全用藥。
4. 合理飲食,營養(yǎng)均衡
健康人群平日多攝入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C和E的食物,像牛肉、橙子、堅果等,確保營養(yǎng)均衡,強化機體免疫力。
流感患者身體虛弱,應多喝水、面湯、米粉,補充發(fā)熱、出汗流失的電解質,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平衡;選擇如雞蛋、牛奶、魚肉、新鮮果蔬等易消化、高蛋白、高維生素食物,減輕胃腸負擔,為身體修復提供充足營養(yǎng);避免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食物,防止刺激咽喉、腸胃,加重身體不適;如果食欲不佳,可以少食多餐,讓身體持續(xù)獲得能量補給。
5. 合理休息,保持活力
流感患者需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。健康人群應規(guī)律作息,每晚保證7-8小時高質量睡眠,使身體機能有序調整、恢復;適當進行散步、跑步、瑜伽等運動,增強體質。
只要我們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,就能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。
如果感染流感病毒,或家中出現(xiàn)感染者,也不必驚慌,通過科學的應對和護理,感染者可短期內恢復,也可以避免家庭內傳播。
讓我們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,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增強自身免疫力,有效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襲,守護我們的健康。
轉載自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》微信公眾號